当前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廉史镜鉴

樟树塘小桥——毛泽东关心群众的故事

来源:兴国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数:

  

  在兴国县“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左侧约500的小河上,至今仍保留着一座苏区时期留下的小木桥。70多年来,当地群众一直坚持守护,烂了就修,塌了重建。虽然这座小木桥现在从此经过的人并不多,但因群众的精心管护,却历久弥新,愈发光亮。

  为何一座小木桥竟让百姓如此上心?当地群众的说法是:怕一种精神被忘却,怕久了的记忆被尘封。

  说起这座小桥,其中有段动人的故事。

  故事得从烽火连天的苏区时期说起。

  193311月,为总结基层苏维埃工作的先进经验,毛泽东同志来到乡苏工作的模范地兴国县长冈乡作社会调查。一日,他专程去看望模范代表——乡苏妇女耕田队队长李玉英。

  从住地去李玉英家,需经过一座小木桥,当地群众唤作樟树塘小桥。这种简易木桥在赣南乡野随处可见,三五根木头并排拴在一起,本无特别之处,但毛泽东行至木桥前却停下了脚步。随行的乡苏干部未觉异常,只管前面带路,高一脚低一脚,左摇右晃地走过桥去。毛泽东面带难色,但还是小心地走了过去。原来小桥的横拴断了,桥木也断了一根,走上去很不安全,稍有不慎,就会掉到3多深的河里。当时毛泽东就想:大人过桥尚且摇摇晃晃,老人小孩走过,岂不容易掉到河里?乡苏干部日日从这里走过,却对这关乎群众安全的问题视而不见,长此以往,群众还能全心全意拥护革命吗?

  毛泽东当即要求乡苏干部赶紧组织人员将桥修好,并对他们说:“修桥铺路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苏维埃政府的干部要时刻注意,当真解决。”第二天,乡苏主席谢昌宝和李玉英的丈夫钟凤珠一起,去火叉塘砍了几棵树,并请了工匠,很快就把小桥修好了。

  回到瑞金后,毛泽东还将此事挂念于心,特意来信询问:樟树塘的小桥修好了没有?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为何对一座乡间小桥如此关心?翻阅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就能找到答案,“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时刻叨念群众,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斯人已去,小桥依旧。虽然小桥旁早已修建了石拱桥,行人也很少再走小木桥,但群众已把它视为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的连心桥,永远感恩铭记。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念和为民情怀,在新时代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政治背景下,值得我们每位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钟盛明)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投稿邮箱
gzjwxcb@ganzhou.gov.cn
欢迎来稿